程力2000wh儲能50kw應急電源車,該款由程力應急電源車直屬廠生產的50kw應急電源車,由五十鈴底盤改裝而成,滿足以下招投標要求:
產品圖片:

程力2000wh儲能50kw應急電源車

程力2000wh儲能50kw應急電源車廠家直銷0722-6654321

程力2000wh儲能50kw應急電源車45°角照片

程力2000wh儲能50kw應急電源車參數滿足以下招標要求:
1.總質量≤4495kg
2.整備質量≤4300kg
3.電池能量:≥2000Wh,
4.輸出電壓:≥220V-50Hz;
5.功率:≥50kW;
6.接近角/離去角≥20/14;
7.外形尺寸(mm) :5995*1980*3050;
8.底盤發動機功率:≥85kw;
9.軸距≥3360mm;
10.最高車速(Km/h): ≥100;
11.發電機額定電壓 ≥400V
12.儲能容量≥2020Wh;輸出電壓220V-50Hz;
程力應急電源車技術參數:
技術指標及要求
1 一般技術要求
(1) 電源車由車輛底盤和電源系統組成,整車采用一體化設計。
(2) 電源系統主要包括柴油發電機組、控制屏及輸出配電、油箱和電力電纜。
(3) 電源車應有可靠的過流、過載、短路等保護措施。
(4) 全天候啟動可靠,能夠快速加載,整車機動性強。
(5) 電源車應按備品清單配齊維修用的工具及備品附件,在保用期內能用所配工具及備品附件進行已損零部件的修理和更換。
2 編制依據
GB 1589 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
GB 4785 汽車及掛車外部照明和光信號裝置的安裝規定
GB 7258 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
GB 11567 汽車及掛車側面和后下部防護要求
GB 15741 汽車和掛車號牌板(架)及其位置
GB 23254 貨車及掛車車身反光標識
GB 25990 車輛尾部標志板
GB 30509 車輛及部件識別標記
GB/T 12534 汽車道路試驗方法通則
QC/T 252 專用汽車定型試驗規程
3 適用環境
(1) 車輛設備工作溫度/貯存溫度
-15℃~+40℃/-25℃~+50℃。
(2) 車輛及車內設備工作海拔高度
小于等于1000m;
(3) 相對濕度:90%(+25℃);
(4) 降雨:100mm/h;
4 產品配置要求
序號 |
設備名稱 |
規格參數 |
數量 |
備注 |
1 |
電源系統 |
發動機 |
1套 |
國產或合資品牌 |
2 |
發電機 |
1套 |
國產或合資品牌 |
3 |
控制系統 |
1套 |
國產或合資品牌 |
4 |
蓄電池 |
1套 |
機組配置 |
5 |
斷路器 |
1套 |
機組配置 |
6 |
底盤 |
|
1輛 |
二類汽車底盤,符合國VI排放標準 |
7 |
廂體 |
廂體蒙皮 |
1套 |
廂體整體外觀平整、美觀,結構布置合理,具備良好的防火、防雨、防塵、防銹等功能,同時具有良好的隔音降噪、防震抗震和通風降溫等功能 |
8 |
降噪系統 |
1套 |
整車降噪性能好,車輛整體噪音距車廂外1米非風口處不大于80dB |
9 |
進風系統 |
1套 |
保證廂內空氣流通,保證機組有效運行所需進氣流量 |
10 |
排風系統 |
1套 |
保證廂內空氣流通,保證機組有效運行所需排氣流量 |
11 |
排煙消音器 |
1套 |
柔性減震 |
12 |
機組室維修門 |
1套 |
方便工作人員對發電機組進行維護、檢修 |
13 |
車廂后側雙開門 |
1套 |
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
14 |
內部照明設備 |
1套 |
滿足照明需求 |
15 |
廂體噴漆 |
1套 |
采用先進噴涂技術和噴涂工藝,漆面均勻、美觀 |
16 |
廂體美化 |
1套 |
根據需方要求對車廂進行制作 |
17 |
電纜絞盤 |
1套 |
手自一體電纜絞盤 |
18 |
配電控制柜 |
1套 |
對整車配電系統進行控制操作 |
19 |
輸出電纜 |
1套 |
主用電纜:A、B、C每相采用1根發電機組相應功率規格電纜,N相發電機組相應功率規格電纜,50米/根,4根/套。 |
20 |
升降照明燈 |
1套 |
升降高度不小于1.8米 |
21 |
倒車影像及行車記錄儀 |
1套 |
可保證駕駛員行車及倒車安全 |
22 |
接地裝置 |
1套 |
20米1×25mm²接地線,帶接地釬 |
23 |
自救系統 |
1套 |
智能充氣、充電,自動斷電 |
24 |
滅火器 |
2只 |
ABC干粉滅火器2kg |
5 電源系統
5.1 柴油發電機組
表1 50kW柴油發電機組主要技術參數表
柴油發電機組主要技術參數 |
序號 |
項目 |
型號參數 |
備注 |
1 |
輸出功率(kW) |
≥50kW |
|
2 |
功率因數 |
0.8 |
|
3 |
頻率(Hz) |
50 |
|
4 |
輸出電壓(V) |
400V/230V |
|
5
|
電壓、頻率指標 |
穩態電壓調整率(%) |
≤±1 |
|
電壓波動率(%) |
≤±0.5 |
|
電壓穩定時間(s) |
≤1 |
|
穩態頻率調整率(%) |
≤±1 |
|
頻率波動率(%) |
≤±0.5 |
|
瞬態頻率調整率(%) |
+10~-7 |
|
頻率穩定時間(S) |
≤3 |
|
7 |
柴油機主要參數 |
柴油機品牌 |
國內知名品牌 |
額定功率 |
不小于55kW |
額定轉速 |
1500r/min |
排量 |
不小于3.9L |
供油方式 |
直噴 |
啟動方式 |
DC24V電啟動 |
冷卻方式 |
循環水冷卻 |
進氣方式 |
增壓中冷 |
8 |
發電機主要參數 |
發電機品牌 |
國內知名品牌 |
調節方式 |
AVR自動電壓調節器 |
額定電壓 |
400V |
額定功率 |
不小于50kW |
額定功率因數 |
0.8 (滯后) |
額定頻率 |
50Hz |
電壓調整范圍 |
95%~ 105%額定電壓 |
過載能力 |
每12小時允許以110%額定功率在1小時內連續運行 |
5.2 控制屏及輸出配電
1) 控制屏具備機組檢測與報警功能:
a) 監測機組的運行狀態(三相線電壓、三相電流、頻率、運行時間、水溫、油壓、蓄電池電壓);
b) 實時顯示機組運行參數;
c) 系統實時報警(具有高水溫、低油壓、超速/低速、過電壓/低電壓、三相不平衡、充電故障等保護功能及故障指示);
d) 系統應具備自診斷功能。
2) 配電系統應具有防雷保護功能。
3) 主回路應配套知名品牌塑殼斷路器。
4) 輸出配電系統及接口安裝在車輛側面一側,工作人員可以方便進行配電操作并連接線纜。
5.3 日用油箱
(1) 發電機組自帶底座油箱,底座油箱儲油量應滿足發電機組運行不小于8小時。
(2) 油箱材料采用鋼材并考慮防銹措施。
(3) 油箱具有加油口,底部設置放油孔。接口密封應采用耐油材料,避免車廂內管路的滲漏。
(4) 應配置具備顯示功能的油量計。
5.4 儲能容量:大于等于2020Wh ,輸出電壓220V-50Hz;
6 汽車底盤及改裝
6.1 汽車底盤總體要求
(1) 汽車底盤應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上的車輛。
(2) 改裝后車輛能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
(3) 車輛排放標準滿足國六標準。
(4) 車輛的承載重量和車輛外廓尺寸(含廂體等附件)應符合《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1589-2016)的規定。
6.2 汽車底盤主要參數要求
汽車底盤主要參數應不低于下表:
產品名稱 |
載貨汽車底盤 |
燃油類型 |
柴油 |
底盤發動機功率 |
不小于85kW |
底盤發動機排量 |
不小于2.4L |
整備質量 |
不大于4300kg |
軸距 |
不大于3360mm |
總質量 |
不大于4495kg |
最高車速 |
不小于100km/h |
整車外形尺寸 |
小于等于5995*1980*3050 |
準載人數(人) |
大于等于3人 |
注:駕駛室配備冷暖空調系統、電動門窗、后視鏡、安全帶、倒車影像系統。 |
6.3 車輛底盤技術要求
1) 額定承載重量
發電機組、車廂、電纜、滿油箱(發電機組配套油箱)、人員等所有重量之和應不大于的車輛額定承載重量,投標方需提供車輛的額定承載重量和車輛允許最大承載重量。
2) 離地間隙
電源車安裝柴油發電機組及其附屬設備后的底盤最小離地間隙應不小于180mm。
3) 轉向系統
車輛應配置助力轉向裝置。
4) 駕駛室
a) 應符合現代人體工程學要求,外表美觀。
b) 應配置冷熱空調系統、電動門窗、后視鏡、安全帶、倒車影像等設施。
c) 車內裝飾應防水、阻燃、無污染。
5) 通過性能
a) 車輛通過性達到國家相關標準要求。
b) 各功率等級電源車車輛底盤在空載、靜態(滿載)的情況下,接近角、離去角、側傾穩定角的要求值詳見下表。
電源車容量 |
接近角 |
離去角 |
≥50kW(藍牌) |
≥20 |
≥14 |
c) 車輛滿載最高行駛速度應不低于100公里/小時。
7 車輛改裝和設備安裝
7.1 車輛改裝
1) 原車改裝并安裝發電機組及其附屬設備后的穩定性,平順性、通過性、安全性等指標不低于原車設計指標。
2) 電源車安裝完成后,其所裝設備及廂體、人員的總重量不超過底盤標稱最大載重量,并留有一定余量。
3) 改裝后車輛的滿載最高行駛速度和滿載爬坡能力應不低于原車指標。
4) 車載設備與運載車輛牢固安裝,減震可靠,在不同等級公路上按規定時速行駛時,沖擊載荷不得大于1.0g。應對車輛進行減震改裝,以適應路面顛簸的行駛需求。
5) 汽車底盤做框架結構加固和防震處理,電源車車輪處加擋泥板。
6) 車輛廂體應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隔熱性,關閉門窗后應防雨,防塵和隔熱,應達到《客車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試驗方法》(QC/T476-2007)規定的要求。
7) 車輛應無漏油、漏氣現象;車輛的焊接應牢固,緊固件應有防松措施,應配置相關工具及備、附件;車輛廂體應平整,漆膜均勻,無明顯裂紋和脫落。
8) 車廂地板表層應鋪絕緣膠墊;應在車廂底部合適位置留漏水孔,供檢修放油或排水使用,不用時可蓋上專用封口。
9) 車廂要求采用鋼材骨架、鋼板包邊,廂體應做好防銹處理。
10) 車輛廂體雙側均應設置側門,方便人員維護進出,后門采用雙扇外開門。
11) 車體的所有開門上方均安裝導雨槽,裙箱做防水處理。
12) 車體各艙室門采用通鎖,提高鎖件的通用性,鎖件應防銹耐用,質量優良。
13) 車體內發電機艙安裝發電機等電源設備。人員日常操作在車外進行。
14) 照明設備:在車廂內應設防爆燈、應急燈及安全出口指示燈。
15) 消防裝備:消聲裝置應避免采用易燃的材料及結構,車廂內應配置2個干粉滅火器。
7.2 設備改裝
1) 設備的布局應滿足整車重心位置、軸荷分配和車輛安全行駛的基本要求,應根據設備性能、安全、供電、人-機-環境工程及通風散熱等要求,合理布局。
2) 車輛分別在一、二級公路以80公里/小時以上時速行駛,三級公路以50公里/小時以上時速行駛,四級公路上以40公里/小時以上時速行駛時,系統設備不出現任何松動和損壞,設備插板、電纜接頭不應有任何松動和脫落,系統應能保證正常工作。
8 裝載配套系統
8.1控制溫升裝置
進出風道控制裝置,需用于控制廂體內溫度升高,廂體機組進排風口應采用百葉窗結構(可手動開啟/關閉),汽車運行及停放時應使廂體密閉,防止雨水及灰塵進入廂體;排煙口應為自動開啟煙囪,當發電時,煙囪自動開啟,不發電時,煙囪關閉。
8.2降噪音裝置
車廂需用高效隔音降噪材料處理;廂體內壁填充隔音材料,內飾板采用沖孔鍍鋅板。電源車的作業噪音應滿足:電源車噪聲不大于80分貝。
8.4 電纜收放裝置
機組配備滿足使用要求、便于電纜收放的絞盤一套。安裝位置應便于維護檢修。可正反轉及無級調速,并可實現自動手動切換進行電纜的收放作業;電纜絞盤安裝于廂體后部,打開后開門操作。
8.5 照明、插座
在各艙室設置頂置車廂專用照明燈;照明燈的照度滿足操作和維護設備要求。
9 試驗要求
電源車出廠時,進行檢查外觀;電氣布置規范性檢查;檢查照明裝置;檢查儀表及指示裝置;檢查相序;檢查啟動性能;作業噪聲測量;淋雨試驗等試驗。